高考结束后,对于考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志愿填报了。“三分考,七分报”,志愿填报,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做好充分的准备。成绩是基础。成绩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范围,限定了能达到的层次。但无论考了多少分,都要慎重对待志愿填报。分数高的不能大意,避免高分低报或高报,避免专业取向与兴趣爱好不符等情况出现;分数低的不能随意,高考不定终身,要尽量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院校和专业,保持进取之心。因此,需要了解可选择范围内院校的综合情况。决定未来去哪儿学习,学什么专业,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以及毕业生的发展和就业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个人的性格特质和兴趣爱好。这关系到考生进入高校后的学习状态和职业方向。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基于以上认知,考生和家长就可按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志愿填报了。第1步: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第2步: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掌上高考APP及微信公众号。第3步: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第4步:知己知彼。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还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过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要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专业线、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特长、就业及深造情况等等。第5步:初选志愿。“初选志愿”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确定目标院校。完成第三、四两步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了。这时,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本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等数据,选择和自己兴趣、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第6步:模拟填报。“模拟填报”就是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地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高考志愿都是在网上填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丢失密码等问题比比皆是,再加上网络系统繁忙难免手忙脚乱,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注意志愿之间的梯度。建议高、中、低搭配填报,较为合理,避免退档风险。第1步:查位次。例如:2024年高考成绩:600分,位次:20000名(省排名)。第2步:换算同位分。找到2023年一分一段表,位次20000名的对应分数:580(同样方法找过去3年同位分)。第3步:筛选。580分上下20分(560-600)之间,确定城市、大学、(找到21-23间重合的学校及专业)。第4步:排序。冲:上加5-15分,稳:上加5分,下减5分,保:下减5-10分,垫底:下减10-20分。第5步:检查。检查学校的招生章程,比如:选课要求、单科成绩、色盲色弱等,确保符合专业要求。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211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985”工程是指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而实施的工程,截至2013年年末至今,“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教育部表示“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在一流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中遴选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以重点打造世界一流学科群。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科技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
“双一流大学名单”
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生涯规划 选科指导更多精彩
化隆一中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因为热爱,才更有动力和方向!
希望同学们能找到自己适合的专业,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