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低分捡漏985?!强基计划到底是什么?一篇带你看懂!

低分捡漏985?!强基计划到底是什么?一篇带你看懂!

2025年02月22日 11:13:41 访问量:13


      2025年强基计划预计3月底4月初启动报名,为帮助高三及其他初高中低年级同学家长更好的了解强基计划,顺利报考,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强基计划需要重点了解的知识!一起来看!


强基计划招生对象

     2025年将是强基计划实施第六年,从近几年的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所以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也明确了两类招考对象的具体条件: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简称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







哪类考生适合报考?


01成绩优秀的考生


虽然强基计划入围成绩最低要求在一本线上,但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39所高校全部都是老牌985高校,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非常多,并且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的分数来入围。所以成绩越好,对报考越有把握。


02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


强基计划定位在基础学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给予考生优惠同时,也希望能建设国家的基础学科,达到双赢。

所以对学生来说如果在某一基础学科方面非常感兴趣,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倾向于基础学科,那么强基计划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03想冲刺更高水平大学的考生


强基计划的39所学校均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大学,对于想要上名校并且提前规划的学生来说,报考强基计划的同时兼顾高考,可以增加名校录取机会。

从强基计划政策来看,大部分高校高考成绩是入围校测标准,其备考与高考不冲突;从强基计划招考流程来看,大部分高校校测考试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在高考后有一定备考时间,不耽误高考学习。


04有竞赛奖项的考生


不论是否在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奖项,拥有竞赛经历,在强基计划中就会有一定的优势。






(1)竞赛奖项比较高的: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含)以上奖项的学生符合强基计划高校破格入围条件。
(2)从各高校近几年校测难度来看,各校强基计划校测难度一般大于高考,清北华五等顶尖高校更是接近或等同于竞赛水平,这让有竞赛基础的考生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更容易在校测中胜出。
(3)2024年复旦、南大、中科大等校强基报名系统中,支持五大学科竞赛省一及以上奖项或学科潜质、学科领域特长材料作为报名材料上传,竞赛生在强基中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4)2024年上交、复旦、南大等10校采用复交南模式,将校测提前至高考后出分前,依据校测初试成绩确定入围名单,相较传统强基入围模式,此种模式更注重校测环节,因此对竞赛生更利好,有很大机会逆风翻盘!
(5)2024年北理、中大、西工大等8所高校推出单科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可破格入围的新政策,学科主要集中在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竞赛生更有可能达到相关要求。






05有深造打算的并且家庭条件较好


强基计划采用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原则上不能转专业。在硕博阶段可选择本学科继续深造,也可选择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甚至有些可以申请其他学院专业(转段率70%以上)。

因此,在如今考研难,保研更难的形势下,强基计划硕博衔接的免试攻读政策,竞争更小,成功率更高,只要符合标准的强基生都能保研、直博,对于有深造打算的学生非常利好。

这也需要高中阶段就有坚定地兴趣爱好,对于未来有规划,想要进行本硕博连读的学生来说,强基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强基计划是什么?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 = 高考成绩(不低于85%)+ 校测成绩部分院校要求综评的综合选拔,旨在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基础学科“未来科学家”。


参加强基计划有什么好处?

强基计划对考生进入名校、高校选拔优秀生源、国家培养人才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01 院校层次高,为考生增加上名校机会 

39所全部为985院校,不但增加了一次选择机会,也增加了一条上名校的途径。没有通过强基考试,也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

02 降分幅度大,更低分上名校 

据以往数据统计,强基计划录取的分数大多比高考裸分录取的分数低5-30分,清北超一半学生来自特殊类型招生。

03 重视人才,为特殊人才创造机会 

尽管强基计划以高考成绩为入围依据,但在高中阶段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少数学校可以破格入围(高考成绩需达特殊类型招生线) 银牌以下的考生可根据高考成绩选择感兴趣的学校专业,在校测时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所以有学科竞赛基础的,在校测考试时比一般考生更占优势。

04 小班制并采用本-硕-博衔接培养 

高校会单独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资源,采用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转段率高达70%,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是直升的绝佳机会。

05 硕博阶段转段自由度高

强基生在硕博阶段可选择本学科继续深造,也可选择相关专业交叉学科,甚至有些可以申请其他学院专业(转段率70%以上) 因此,在如今考研难,保研更难的形势下,强基计划硕博衔接的免试攻读政策,竞争更小,成功率更高,只要符合标准的强基生都能保研、直博,对于有深造打算的学生非常利好。


强基计划的报考流程

1诶a.jpg

高校强基计划主要考笔试、面试、体测,部分高校仅考面试。考试时间集中安排在1-2天内进行。

笔试:强基学科基础题(高考中档次)+高考探究风格题(非竞赛生最易争取)+学科竞赛题目(强基难题)

面试:考查个人基本情况和综合能力;目标高校相关背景了解;目标专业认知;潜力和规划;时政热点的关注和思考;学科知识储备和学科特长思维;语言表达及社会生活常识积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体测:BMI、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50米跑...等等(每个学校各有不同)


39所强基计划院校名单及专业汇总

2诶a.jpg

3诶a.jpg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什么不同?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十六年试点经验,充分借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的。与以往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将以往自主招生的“降分录取”改为“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按综合成绩重新排序、择优录取。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明确解释,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计划有五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如何提前备考强基计划?

01高一阶段:强基规划最佳时间

了解强基计划的招生对象、专业院校、发展强劲和录取分数,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参加。

做好初高中衔接,提升文化课成绩,因为高考成绩占比在强基中不低于85%。

③有能力、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接触竞赛,甚至是冲一冲奖项,来提升入围概率,为后续校测打基础。

02高二阶段:夯实基础,适当拔高

①高二调整学习态度,认真准备每次大型考试,这是清北等名校录取最为重视的方面。

做好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大学、专业,关注强基的培养策略是否适合自己。

③在完成高中学业前提下,开始扩展一些课外知识,尤其是目标专业相关的,接触竞赛题,培养学科思维,竞赛生重点冲刺奖项。

03高三阶段:冲刺高考,集中报考

①这时候一定要确定院校专业目标,深入研究强基往年招生政策,包含报名、录取等具体情况。

以高考冲刺复习为主,竞赛生可以在有余力情况,冲刺奥赛奖项,银牌以上破格入围。

时刻关注强基报考重要时间阶段,做好报考工作,高考后集中准备校测。

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生涯规划 选科指导更多精彩

化隆一中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因为热爱,才更有动力和方向!

希望同学们能找到自己适合的专业,一路向前



编辑:莫老师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化隆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